Sir电影 - 40万人打出8.9,也太敢拍了
像Sir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猛男。
有一种片,一见到就要投降。
催泪片。
而在所有催泪片中,最具杀伤力的一种就是——
女儿的眼泪。
不行。
光想到Sir就要破防了。
今年这颗最大催泪弹,看来是逃不过——
七号房的礼物

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。
豆瓣8.9,排进top100。

873 亿韩币,是总制作费的 15 倍,韩国影史上最卖座的温情喜剧。
这一次,《七号房的礼物》来到土耳其。
同样暖心和催泪。
同样是一个发生在监狱里的童话故事。

但通常一说到翻拍,很多人的反应就是——
炒冷饭;
一蟹不如一蟹。
我都已经知道了整个故事,为什么还要再看一遍?
好吧,是时候让《七号房的礼物》打破这种成见了,它在原版的基础上,拍出了另一种风味。
提醒你,这三点可千万不能错过——
醉人的土耳其风情。
全新结局。(Sir不剧透,只能告诉你很!温!暖!一定会疗愈你看原版时的感伤)
意想不到的深刻内涵。
Sir私心上,甚至更倾向改编后的版本。
为什么?
从这些普遍反应有点“多余”的情节开始说——
加入了一个逃兵的角色。

加入了“独眼巨人”和“透视墙洞”超现实的神话元素。

每一个狱友的戏份,都比原来更加多了。(甚至影响到了结局)

韩版是删繁就简,将主线集中于父女俩,形成了一个极富心灵穿透力的温情小品。
土耳其版则是以线带面,用父女的故事线索,勾勒出一幅土耳其社会与历史的地图。
甚至可以这么说——
比起韩国,土耳其更需要这部《七号房的礼物》。

故事你已经熟悉了。
一开始,就听到小女孩小心地问太奶奶:“爸爸是疯子吗?”
太奶奶很生气:“谁让你这么说的,别逼我动手打你!”
“是……是同学们说的。”

奥娃的爸爸梅莫,是一个牧羊人。他有8只羊,还给每只羊都起了名字:哈森,寨纳普,咖啡……
对了,还有最调皮的利扎,梅莫每次都要警告它:利扎,你再不听话,我就告诉奶奶!

你看,他的确有点……
可奶奶是这么和奥娃解释的:“爸爸和其他的爸爸都不一样,因为他和你在一样的年纪。”
哦,原来爸爸和我一样都是六岁啊。
真好!
这时闷闷不乐的奥娃终于笑了,脸上又露出天使的笑容。

奥娃有一个被所有人嘲笑的爸爸。
但她有一个世界上最善良,最爱她的爸爸。
白天,他和女儿躺在草地上说着两个人的秘密。

晚上,他讲童话……啊不,是奥娃讲童话故事给他听,他笑得比孩子还要开心。

为了给女儿买书包,他采石榴和苹果,做成糖葫芦拿到街上去买。

好不容易吧,他凑够了钱,到店里买书包的时候,发现已经被人抢先买走。
怎么办,那是女儿最喜欢的书包,他苦苦哀求,说:让给我吧,我可以把钱给你……
却被那个军官模样的家长,一个耳光打翻在地。

梅莫的心理年龄只有6岁。
6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,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。

没想到的是,还有更复杂的事情在等着他——
意外地,那个买走书包的女孩坠下悬崖;
意外地,当时梅莫也在场;
不意外地,梅莫跑过去试图抢救,却被所有人当成了杀死女孩的凶手……

女孩的爸爸,也就是那个军官,发誓要他血债血偿;监狱长认为这样的人渣,应该早点处决;就连恶贯满盈的狱友,听说了他的“罪行”后,也恶狠狠滴把他打了一顿。
梅莫呢?
他找来纸和笔,开始给女儿写信。
是这样写的:
“这个地方很好
你爸爸交了很多朋友
天一亮
我们全部起床去战壕集合
他们会在这里唱歌”





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,想的只是要早点见到女儿。
渐渐,身边的人开始发现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——因为梅莫太简单了啊。
这么一个单纯、善良的人,怎么可能会是杀人犯呢。
终于。
有一天,梅莫收到了狱友送给他的神秘“礼物”……
为什么这版改编让人觉得很舒服呢?
好吧,Sir承认自己也是个颜控。
韩版的画面当然也很温馨,像打开了一本童话绘本。



但没办法。
要比童话,新版在地理上就得天独厚。
地中海的风光。


土耳其传统美食石榴苹果糖。

小亚细亚独特的装饰和建筑。

最过分的有人说:
美到想去土耳其坐牢。

△ 从这个id,Sir感受到了你强烈的愿望
还有一个很妙的改编——
童话里的童话。
韩版里,女孩心爱的书包,是美少女战士。

还记得美少女战士的slogan吗?
“代表月亮消灭你。”
对,她是正义的化身。
这也呼应了小女孩长大后,成为一名律师,为父亲洗刷了冤屈。

在土耳其版本里,父女俩在橱窗外盯着垂涎已久的书包,变成了著名的海蒂。
在阿尔卑斯山下,和爷爷靠放牧为生。

奥娃的爸爸梅莫,也是一个牧羊人。
和海蒂的故事一样,说的是人不应该被繁华迷惑,懂得珍惜本真的生活。
两个版本里,童话与童话之间都有巧妙地关联。
故事的重头戏,是小女孩进入监狱后,种种感人肺腑的桥段。
Sir特地算了一下。
韩版小女孩,第27分钟成功混入其中。
土耳其版呢,就晚了很多……
搞什么?

在Sir看来,这就显示了它们之间最大不同。
韩版遵循的是非常成熟的商业片范式,节奏快,重点集中,瞄准你的泪点出击。
土耳其版,则花了很多心思,在铺垫社会、★★和宗教的各种背景。
千万别被劝退。
Sir慢慢说,保证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更动人的地方。
童话里讲究的是什么?
反差感。
比如灰姑娘和三个姐姐,是美与丑、善良与恶毒;龟兔赛跑,是快与慢、勤奋与偷懒。
都在用反差强烈的色块,让我们认识到一些非常朴素的道理。
《七号房的礼物》这次就做足了反差感。
1983年,土耳其。
故事一开始让你看到冲突——
穷爸爸,富爸爸。
我家爸爸走路接我放学。
人家有爸爸军车接送。


节日典礼,我家爸爸在街边卖糖葫芦。
人家爸爸是大领导,坐在中间视察队伍。
爸爸不同,起跑线就不同。
领导家的孩子,走在前排举旗;我爸爸无权无势,只能跟在后面打鼓。
穷爸爸在富爸爸面前。
连头都抬不起。

小时候,大人告诉我们,不要和别的小朋友比较。
长大了才知道,原来真的是不能比的——
我的爸爸什么也没有。
却把他的全部都给了我。
梅莫被打后,自尊心很受伤,奶奶安慰他:
孩子,你比他们都富有,因为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。

听着好鸡汤。
生活里有太多的势利、不公、丑陋。
但童话不是说给小孩听的,而是你长大成人,经历过了现实,依然选择去相信的东西。
与韩版一样,梅莫与奥娃的父女情,少不了要赚你的眼泪。
但说的,可不仅仅是童话。
当你为土耳其风情所陶醉的时候。

别忘记——
为什么是土耳其,第一个翻拍了《七号房的礼物》?
Sir相信。
在这个故事里,土耳其人想说的一定太多,太多。
选两个来说好了。
影片一开头,就在播送新闻。
其中一条说到:
“从现在起,土耳其将不再有死刑
土耳其最后一例死刑于1984年执行”


而镜子面前的,就是成年之后的奥娃。
听到关于1984年那场死刑,她百感交集……
还有一个。
是在奥娃的儿童节庆典队伍上,视角突然切换到一个逃兵身上。
他和故事有什么关系?
为什么素昧平生的他,后来愿意冒险为她爸爸作证?
在Sir看来,土耳其版《七号房的礼物》,在原有故事上,创造了根植于本国环境的大胆批判。
这是韩版中所没有的两个维度——
宗教与★★。
指向土耳其一段特别的时期。
当看到梅莫抱着自己女儿的尸体时,中校掏出枪,就朝梅莫射去。

宪兵队的特别指示,可以越过司法程序,直接给人定罪。

当奥娃的老师带着她来看望爸爸时,却连基本的探视权都得不到保障。


在这里,你看到的是武力干政,强权碾压规则。
奥娃与梅莫经历骨肉分离和冤屈。
不是韩版的那种催泪小品。
而是一道历史的伤疤,刻在土耳其人的心头。
下一个,更深奥一点。
为什么说开头废除死刑的新闻,指的是宗教呢?
你看他们的对话中,多次讨论了生命与死亡。
教义中规定——
人不可★★。
★★的人,将会在地狱里受到折磨。

另外,神还说——
“无罪的人可以扔第一块石头。”

当众人对一个人处以石刑(用石头砸死)时,有人能站出来说,自己是完全无罪的吗?
讽刺的是。
你看片中的人不仅理所当然地对他人行刑,还要请神职人员到场,假托这是神的旨意。

电影中绞刑的时刻,庄严肃穆。
画面中仿佛有一道圣光投下来——
人审判罪人。
而神审判着所有人。

监狱的墙上,写着一道教义:
★★要用清水冲洗,而不是复仇

这句话,是给每个犯人,改过自新的指导。
但比犯人更猖狂的是谁呢?
这一幕已经不言而喻——
中校用私刑,处死了目击现场的逃兵。

面对女儿的死,他不仅不能放下仇恨,反而将这种莫须有的仇恨,强加在一个无辜的人身上。
电影早已★★裸地,揭露了所有罪恶中最浓重的一笔——

当人自以为神。
还有什么恶,能够被束缚呢?

Sir不得不请你留意开头的这场戏。
儿童节的欢庆典礼。
在你的想象中,应该是什么样子?
快乐,天真,无拘无束。
但你看——
一把枪突兀地闯入画面。
★★台上的代表,用战斗檄文般的语气,在背诵稿子。


在Sir看来,这是极其惊悚的一场戏——
现场没有一个孩子像孩子。
唯一的孩子,竟然是智障的梅莫。

所有人都疯了。
只有疯子自己还是正常的。
你能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?
回头再看这个细节,你再也不难理解——
一个士兵。
在路边蹲下来系鞋带。

他在等。
等着队伍过去,人少了之后。
他逐渐偏离了这支队伍。

有人说这个情节突兀。
但Sir一点也不觉得。
因为在不义的群氓中,逃兵才是最勇敢的那个人。
这不是偶然。
他也不是个例。
而是当时千千万万人,被压抑的心声。
绝不夸张,土耳其版《七号房间的礼物》,抓住了原版的精髓,并且升华到了新的高度。
你以为,这是一个父与女的故事。
其实,这是一个关于逃兵的故事。
狱友们是“逃兵”。
原本,他们当黑道老大、骗子、杀手。
本能地欺负龙九,但很快,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“人设”,变成帮助父女相会的韩国好狱友。
监狱长也是“逃兵”。
他从坚定地认为龙九该死。
到被他的天真善良打动,争取为他翻案。


你发现了没有。
从一间牢房,到一座监狱,被龙九和女儿策反的人越来越多,范围越来越大。
再看土耳其版中。
梅莫进了监狱,连为自己辩护的机会都没有,他就潦草地被判了死刑,与女儿从此高墙两隔。
他们满心欢喜,只因为用声音找到了彼此。

看不到女儿怎么办?
他就借鸽子的一双眼睛,代他去找女儿。
导演意味深长地安排了一组镜头。

梅莫放飞,飞越高墙。
而办公室的窗前,监狱长已经被眼前的一幕触动——
你看这时的他,不也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吗?

看似,是梅莫被囚禁了。
实则,是每个人被困在社会和体制的笼中,良心早已因为放弃疼痛而荒废。
解放大家的。
是女儿奥娃,和孩子般天真的梅莫。
当我们长大成人了,就学会了坚强,学会用盔甲去抵挡遍布荆棘的社会。
但《七号房的礼物》说的是——
在孩子面前,我们都是丢盔弃甲的逃兵。
这,就是天真与善良的力量。
监狱中的长者饱读经书,但他却说出这样一句话——
“我从未在经书里,看到过我母亲那样的人。”

同样,有没有发现,在离土耳其不远的伊朗,导演们最热衷于拍摄的,也是女人和孩子。
这就是Sir为什么说土耳其也许比韩国更需要《七号房的礼物》。
★★威是虚伪的。
当武力是不义的。
我们还能信仰什么?
或许,我们唯一能信赖的,只有孩子。
那是我们未经污染,永远可以追溯的良心的源头。
土耳其版中,有更为悲哀与深邃的一笔。
狱中的的一个犯人,他能通过墙上的洞,通灵到一棵树上。
因为,那棵树下埋葬着自己的女儿。
女儿是怎么死的呢?
没有明说。
但你能读懂这暗示——
“相信了那些骗我的人
我到了结婚年纪的女儿......”

△ 还不懂的请百度“荣誉谋杀”
“那些人”让他根据教条做的,铸下了不可弥补的罪过。
而眼前这个可爱姑娘,却无言中让他彻底明白了,什么才是真理。

最后,奥娃还能再和爸爸见面吗?
这一次的结局,与原版完全不同。
但Sir可以说。
它不是在洒讨好观众的鸡汤。
而是让你找到一种更强大,更永恒的温暖。
如果可以,请你也勇敢做一次成人世界的逃兵,亲自到电影里,找回童话的通行证。
到那时,我们将在共同的彼岸相会。
想看,10月15日登陆各大院线,部分城市10月11号开启点映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编辑助理:小田不让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