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历史史 - 古代攻城战中,守城方只放箭砸石头吗?电视剧错得太离谱
最近看了几部古装剧,剧中故事都是唐宋元明时期,常有战争戏份。看到攻城战时,几乎所有守城方的套路都一样,就是士兵在城头上不断放箭,偶尔有几个往下扔石头的,顶多还有人指挥一下放个巨弩箭,其他基本就没了。

话说这守城也太不走心了,要是古代守城的将士只放石头和箭矢,恐怕襄阳城根本守不住36年啊!要知道,攻城的士兵不是只有三五十,箭矢和礌石能杀伤的敌人终究是少数,光靠这两样根本不行。
以宋代守城战为例,将士所用到的守城器械,除了箭矢、礌石外,至少也还有十五六种。接下来,小编就来说说这些守城器械。
第一类:障碍器械,包括陷马坑、地涩、铁蒺藜等
陷马坑不是简单的一个坑,这坑中还会有竖直放着的棍棒,向上的一头削尖。另外还有鹿角木,也是尖头向上,一旦敌方骑兵陷入,直接就是万箭穿心而死。陷马坑上面还会铺上土和草,不容易发现。

所谓地涩就是一块大木板子,这木板上面有铁钩,带着倒刺,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,只要踩到必然脚底板添上几个大窟窿,别说走路,活着都难,不是被后面的人马踩死,也会破伤风而死。
铁蒺藜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暗器,一个铁球上面带着八根铁刺,扔在敌人必经之路上,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进兵,甚至可以阻挡敌人冲锋。

第二类:击打器械,包括木檑、飞钩、狼牙拍等
木檑与滚木很像,但是上面多了许多铁制倒刺,从城上抛下的时候,不但能直接砸死、砸伤敌人,上面的铁刺也能伤敌,使敌人手不能挡,盾不能抗。木檑之中,还有几种特殊的,比如砖檑,是泥土烧制成滚木一样的砖石;还有夜叉檑,这种檑也有倒刺,但是两端有轮子,可以沿着城墙或者木梯放到地下再收回,来回打击敌人。

飞钩在许多影视剧中有表现出来,就是绳子一端拴着挠钩,可以抓敌人。狼牙拍威力最为大,是一面板子上钉着密密麻麻的铁定(多则2200个),尖锐的一头往外,士兵在城墙上不断把狼牙拍对着敌兵招呼,然后再拉上去,循环使用。
第三类:防御器械,包括木女头、塞门刀车、布幔等
古代城墙,并非一平,而是凸字形,这样是可以防御敌人箭矢的同时,观察并回击敌人,史书称之为“女墙”。如果敌人炮火轰塌了女墙,就会有布幔来临时防御。布幔就是竹竿上面挂着的几层布,可以防御箭矢。

木女头与城墙类似,下面有轮子,可以作为城墙来阻止敌人硬闯。塞门刀车是一种防御战车,车子前面的木板上有许多尖刀,若是城门被打破,可以用塞门刀车来阻止敌人进城。此外,这种车后面还可以藏士兵,进行回击敌人。

另外还有撞车。撞车上有一根大木,若是敌人梯子搭在城头,一两个士兵又推不掉,即可用撞车把梯子撞翻。
除此之外,还有可以用于灭火的唧筒,像现在的超大号针筒,可以吸水、喷水;若是敌人挖地道,还可以用大瓮放在地下,仔细听敌人挖土的动静,辨别方向。

总之,守城器械极为复杂,除了这些还有类似于手榴弹的火毬、还有各种形制的长枪、短枪,甚至还有火箭、放置巨弩的弩台等等,守城没那么简单。